include("cmp.php");
Archive for the ‘Chinese’ Category
大水灾让政治体制裂缝露馅

大水灾让政治体制裂缝露馅

作者:http://utwt.blogspot.com 译者:新加坡文献馆 星期一,2010年7月19日 在风平浪静与没有大犯错之际,一党专政体制里的主从机构可以轻易的相互展示其表面上的团结与力量,从而让执政党持续掌握其极权政治权力。然而,当极其严重的过失出现后,这些犯错事件就会凸显出这一种体系之间的裂缝,漏洞和脆弱性。 这时那些原本看来团结一致的一伙开始转变为相互批斗,因为各个小头目开始保卫自已的地盘,从而相互推卸过错。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对党持有惩治权力的最高在位者,其权力开始萎缩。另外,在当权者再也不能把犯错归咎于人民时,体制本身的弊病自然就会显现。 这儿列出在大水灾过失之后发生的地盘批斗。 1、警察部队批斗新加坡报业控股 吴庆顺,57岁,他是新加坡报业控股拥有的联合晚报的摄影记者,在为报馆拍摄灾情时被警员粗暴的拷上手铐并驱赶出水灾现场。根据海峡时报,吴先生指出他仅有一次的被告诫离开,而就在刚要走开时警员把手铐拷上。然而警方却是说,在使用武力之前,他们曾多次告诫吴先生离开。 那么,谁会在这场斗争中作出让步?是黄根成管辖的警察部队?或者是前副总理陈庆灾管辖的新加坡报业控股? 2、吕德耀批斗雅国伊布拉欣 吕德耀少将,丹戎巴葛集选区国会议员,代信息通讯及艺术部长,他要求公用事业局(PUB)向受影响的居民作出解释。这是由于他的选区如剑桥道和多塞特路地区皆受到严重影响,其情况比‘上两回在6月份的更为严重’。那些把车子停放在地下层停车场的住户,他们的车子被水淹没至车门。吕先生本身在星期6早上要离开... 

雨中即景

雨中即景

作者:冀居·谢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要表明我是半个淹水专家的身份。我有三十多年的时光生活在本岛低洼地区的一间旧房子,我们家的前门和厨房进中厅的石灰门槛都有一尺多高,此外在门槛之上还有两个铁槽,在大淹水的日子再加一块一尺高的木板挡水,四周用美术泥加固防漏。楼下的家具都是买高脚加砖块垫高,实行坚壁清野的措施。 我们一家子都养成在半夜或黎明下雨就起身察看动静的习惯(雅国博士养成了没有?),什么大水患没看过?年初一淹水、出外旅行头一天家里就淹水、大雨连下三天三夜,结果我们全家在大门舀水的的情境都被当时的第八波道新闻收入镜头,对于雨势的评估十拿九稳,什么百年难遇的大雨,我操他祖宗十八代! 七十年代我们家还买有一架电水泵,逢淹水天派上用场的,后来这架水泵没了,是因为政府宣布水患已经“彻底”解决了。由于这个“专家”的身份,我对国内任何治水、水患的消息从来都不会放过,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专业”执着。 这次主流媒体对于水患的报道,有许多处真的太扯: 要是说这些的大雨是百年难遇、五十年难遇,那么我少说也有几百岁啦。 1.台风“康森”登陆的海南岛是在东北亚的边陲,我们则是在东南亚的南端,并且风势是向北吹去,这样也可以牵拖,实在是“蝴蝶效应”说什么都可以啦。 2.从李光耀做总理的年代已经跟我们描绘二三十年后的美景,整治武吉智马河、新加坡河和加冷河,本岛低洼地区“将不再淹水”,经过吴作栋,到了他的儿子,竟来说不淹水将不可能!? 3.报纸标题《多亏滨海堤坝排水不然最近水患会更糟》,其中最好笑就是连一张现场照片和一则视频都没有,报纸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还得用绘图的,证据在哪里呢?新闻内还有一处破绽,就在乌... 

李显龙要10万外劳

李显龙要10万外劳

作者:冀居·谢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减外劳、提人头税根本就是一出戏,现在他说:“目前的劳工市场已经紧缩,若不允许引入外国工人,经济将出现过热现象。不过,政府会通过外国劳工税来调解外来工人的数量。但是尽管如此,我估计新加坡今年还是需增加超过10万名外国工人。”——其实这就是给雇主一个讯号,当一国总理都说要外劳了,那么人力部是不是该想个办法为雇主开多些后门呢? 他说不允许外劳,将会经济过热,依我这个门外汉看,不允许外劳,经济就不会过热,因为国人就能得到合理的薪水,可是经济增长的势头将会被拖累,那么部长和高级公务员的薪金和花红就不能像拉jackpot那样,哗啦啦流出来了。 大马论坛  Read More →



Official Quick Links
Members LoginContact UsSupport 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Search On TR Emerit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nnouncement

UA-67043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