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8华人参选盼破零纪录
来源:《星洲日报》2010-05-05 英国下议院大选今届破天荒有8名华人参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英国华人希望通过此次努力改变议会没有华人议员的状况,从而改写华人在英参政的歷史。 8位华人候选人是:保守党候选人李泽文、吴克刚;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杜淑真、凌家辉、谢晓明、李佩腾,北爱尔兰联盟党候选人卢曼华以及独立候选人成世雄。 战情拉紧胜算难测 成世雄表示,很难估计8名华人的胜选机会。他以自己为例,因三党领袖在大选前的三次电视辩论之后,令公眾对自民党的支持率提昇,打乱了他之前的选举形势分析,他的票源可能因自民党而被削弱。但他强调不管成败,参选已是一种政治行动。 属於保守党的英国首任华人市长、伦敦红桥区市长陈德樑根据以往选情分析,8位华人要击败对手並不容易。他希望保守党能打破工党14年执政,且以中肯的立场来看,英国也的確需要改变。 除有8位华人参加今年英国大选外,还有不少华人参加英国地区议员和青年议会议员的选举。 Read More →

电视台应开放予在野党
作者:吴启聪2010-05-04 隨著世界新闻自由日降临,马来西亚新闻自由排名被排在第141位,名列新闻自由最低的32%国家之一,试问身为马来西亚人民的我们,应该做何感想?也许我们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比我们更为发展进步的邻国新加坡,其新闻自由排名竟然还落在我们之后。 马来西亚的新闻自由,经歷了一场308海啸后,可以说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然而仅此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当政者必须知晓一个道理,处於一个资讯无界限的年代,还有甚么是在网上找不到的呢?新闻自由亦是同样道理,当政者若以为单凭打压新闻自由,就可以阻扰人民获取资讯,其实当政者不但不可能如愿,甚至隨时还会招致反效果。 然而,虽然平面媒体的新闻自由已经露出曙光,可我们的传统电子媒体,尤其是电视台,似乎还未准备开放空间予在野党。电视台的政治立场基本上还是相当保守,虽然不至於彻底沦为当政者的代言工具,但在野党想要衝破电视台这一关卡,还是不容易。其实,若换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当政者愿意开放电视台的空间予在野党,这何尝不是促进一场良性竞爭的机会? 今日的民联,一直以来都缺乏一个有力的宣传平台,能够向人民阐述他们的治国理念。单凭平面媒体,其感染力是不足够的,而民联各成员党似乎一直都只停留在全国巡迴演说的阶段。至今,人民或许可以大概瞭解民联3党各自的政治理念,然而对於民联统一的治国方针,民眾似乎都还模糊不清。笔者建议,电视台应该给予民联机会,让民联3党领袖站在同一个台上,通过电视节目,向全国千千万万人民阐述民联针对政经文教的政策制定,所要走的统一路线。人民最为关注的,莫过於民联执政过后,打算以甚么方式来处理“种族政策”问题,这一点肯定是我们华社最想瞭解的大事。 对於当政者来说,开放电视台的空间予在野党,不但凸显自己开明的一面,也好让人民能够彻底瞭解在野党的治国理念,就好像亲身体验当政者的施政方针一样。没有良性的竞爭,当政者永远不会进步,反而被冠上禁錮新闻自由的骂名,徒然增加民怨,促使选民把怨气发泄在选票上,到时更得不偿失。 来源:《星洲日报》 Read More →

与时俱进的新加坡政制变革?
作者:《新加坡文献馆》04/05/2010 按官方喉舌的说辞,新加坡修改国 会宪法与选举法是与时俱进的变革,是为了保证国会不是一言堂。改革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保障国人的长远利益。改革的直接结果是国会的意见多元化,提高 国会辩论水准,让国民对政策利弊有全面认识。改革亦是为了重视与满足新一代高学历多见识国民的政治需要。 这些说辞是政党文宣的创作,纯粹是为新政策涂脂抹粉,没有历史根据。 新加坡国会制度的变迁有其历史背景与政治目的,完全和一言堂,国会意见多元化,提高国会辩论水准和让国民对政策利弊的认知都沾不上边。此外,新政策对新加坡长远发展,保障国人长远利益亦没有什么关系。 这一说法是有所依据的,因为从国会体制与选举的制度变迁历史来看,过往的政策变革,其基本动力与真正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李光耀政权的千秋万代。这一观点可以在好些有关新加坡的政治文献中获得佐证,比如Garry...
|
|
|
|
- Hilarious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 Good Question on Four parties lost their election deposits in GE2025
- China Good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 Sporeans Keep Govt Employed on Four parties lost their election deposits in GE2025
- Papa PARDON Son Democracy SRFR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