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cmp.php");
Archive for the ‘Chinese’ Category
政党不坏  人民不爱

政党不坏 人民不爱

作者:冀居·谢 我看到这篇(团结党新竞选策略将紧盯部长所推行政策)报道时,我心有戚戚焉。使我想起当年詹时中获胜的秘诀,要时隔这么多年才有人悟出。当年詹时中 (Chiam See Tong) 驾着他的老爷福士维根,不管是自己的群众大会,还是替别人站台,他就只讲一件事,就是帮大家算政府租屋的本钱,讲来讲去就是这一回事了,后来真的在群众间发酵了,让他两次把马宝山拉下马,后来马大人才灰溜溜从... 

关于双语教学问题

关于双语教学问题

作者:南山 沉寂多时的新加坡双语教学问题,最近又因该国政府资政李光耀的一段讲话,再次浮上台面。 李资政 (MM Lee) 在为当地“华文教学中心”主持开幕致词时说:政府早年实施的双语政策,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学校规定学生听写、默写的教学方式简直是“疯狂”的。 李先生深感内疚地继续说道:学生透过死记硬背就能同时学好两种语文的教学方法,是走错了方向,他将在有生之年把过去的错误完全纠正过来。 李先生强调,他要所有年轻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就是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使用资讯科技,戏剧游戏以及任何一种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他们喜欢上这种语文,认为是好玩的,以后就会使用。 显然的,李光耀认为,以往的双语教育方式错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他们能以同样的程度掌握两种语文,着重听写、默写等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造成很多孩子排斥华文。 其实,华文华语是华人的母文母语,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百分90以上,因此华文华语本来就是大部新加坡人的共同语文。 上个世纪,5、60年代,新加坡的华文学校到处林立,华文教育欣欣向荣,发达鼎盛。东南亚唯一的华文大学~南洋大学,也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当时,新加坡华人学习华文,使用华文被视为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处在殖民地时代的新加坡,英文英语被定为官方语文,部份华人为了迎合官方需求,就逐渐舍华文而亲英文。 后来更因为政治因素,华文教育屡遭压制,华校学生受到排斥,以致屈居下风。 在独立斗争期间,有些接受英文教育的政治人物,为了政治目的,只好死背硬记,恶补华文。 独立之后,政府变本加厉,使到华校变质,南大也被关闭。 如果说,新加坡的年轻一代,提不起兴趣学习华文,那怕与上述的环境变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吧! 今天有人说新加坡双语政策下的华语教学是“温室里的语言”,因为新加坡的大环境,使到华文华语出了课室就萎靡凋谢,变成没有土壤的语言,又如何扎根成长呢? 根据一位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组的学生透露:学生一进教育学院,老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们两件事:第一,华文老师一定要明白,英语和华语在新加坡绝... 

回顾庄竹林的南大发展计划

回顾庄竹林的南大发展计划

作者:《新加坡文献馆》 09年5月的一份亚洲大学排名榜上香港中文大学名列第2。从香港中大的学术成就回头看看新加坡的华文教育历史,难免不会令人感叹南洋大学的命运是何许悲惨。香港中大成立于1963年是香 港政府资助并获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学府。回顾南大历史,1963年正是南大面临多事之秋的年代,大学领导和师生倍受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百般刁难。探讨新加坡历史的学者必然会追究,为何香港的白人政府会让中大生存并成长,而华裔李光耀在新加坡却是反其道而行极力防止南大的正常发展? 中大创校校长李卓敏解释取名中文大学是意指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李校长在1978年的19届毕业典礼上发言时指出:凡是大学都不可能脱离本身民族的背景。因此,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是沟通本国和外国文化的桥梁…那是理所当然的。在这一文化层面上,历史学者也必然会追究为何对香港中大是件理所当然之事,对南洋大学却是那么的有违常理? 近日新加坡华文媒体大篇幅报导王庚武的呼吁:让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的中国... 



Official Quick Links
Members LoginContact UsSupport 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Search On TR Emerit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nnouncement

UA-67043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