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华人是什么样的华人?
作者:《新加坡文献馆》 09年11月初,李光耀拥美制中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有些言论认为李光耀数典忘祖,因为他们认为李光耀身为华人应该理所当然支持中国崛起。10月初,新加坡新移民回返‘祖国’参加中 国国庆检阅典礼的事件,亦引发沸沸揚揚的的争议。近日,另外还有一群人在呆头呆脑不亦乐乎的争议新加坡人傻不傻? 这三起事件可以分别视为新加坡人和中国人如何看待国家利益问题,如何看待效忠和国家意识问题,以及如何看待社会约束问题。 三者虽然各有不同但其间的共通性却可以归纳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探讨:新加坡华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华人?解读了这个问题也就基本上可以回应这三起事件的争议原由。这是因为华人意识是发酵争论的基本元素。 新加坡传媒塑造的虚拟新加坡和真实新加坡之间有所落差。落差带来不实际的期待从而因认知偏差衍生出争议与随之而来的失望和不满。听凭局部与表面的报导,让好...

偷梁换柱
作者:李卖蚬 有个人在餐馆吃饭,看到汤碗里有一只苍蝇,便叫来侍者问:"怎么汤碗里有只苍蝇?“侍者回答说:”你只花5块钱就有菜有汤,你还想吃什么?“ 本来真正的问题是餐馆的卫生情况 (hygiene),结果被侍者偷梁换柱,问题变成”你花了多少钱“。如果顾客不警觉,与侍者在“花了多少钱”上争吵,侍者便成功的转移视线,避开真正的问题。搞不好最后顾客还要赞同5块钱的确很便宜! 所以碰到这种侍者,明眼的旁人就要帮忙拆穿他的诡辩。 把中国网民对老李演讲内容的愤怒反应归咎并转移到“制衡“一词的翻译不够严谨就是一个例子。难道说,如果译文用“平衡”而非“制衡”,中国网民就不会被激怒吗? 不久前的张元元事件也是一个例子。张元元事件的真正重点是国人对政府很宽松的外来人口政策非常不满,却得不到政府认真的回应(政府只一味高高在上的对人民说外来人口是为了保住人民的饭碗)。张元元秀绿卡事件只是给众多受影响而不满的国人一个泄愤的出口。但早报却避开事件背后的主要问题,它的”你花了多少钱”就是只取其表面,把讨论导向...
|
|
|
|
- Stunted GE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 Papa PARDON Son Democracy SRFR on 2025大选—明确授权,变化中的政治格局
- PAP mandate strong on Strong hailstorm strikes China’s Xi’an causing airport roof leaks, hundreds of cars destroyed
- WP brokeback with PAP on The Nation has rejected multi-party Parliamentary representation
- WP brokeback with PAP on The Nation has rejected multi-party Parliamentary represent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