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烈抗议(Protest against Ministerial Committee for Tianjin Eco-City)
早报报道: 新加坡设部长级委员会加强对天津生态城支持 『国家发展部昨天发表文告,公布生态城部长委员会的名单。这个委员会共由六名部长、高级政务部长和政务部长组成,主席为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成员包括总理公署部长、财政部兼交通部第二部长陈惠华、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贸工部兼人力部政务部长李奕贤以及环境及水源部政务部长许连碹博士。从具体分工来看,涉及的层面包括城市规划、财政、住房、交通、教育、外交、贸工,还有环境及水源等,全面概括了生态城发展的各个面向。』 强烈抗议!!!这些部长拿着新加坡人的民脂民膏,新加坡人民支付给这6人天文数字的薪水花红加起来,最少都得2千万,就是1亿元人民币这么多。财政部、外交部、贸工部离人民的距离远一点,那就甭说了。在这个住房的组屋政策弄得天怒人怨的时候、在这个教育部把母语教育搞得不三不四的时候、在这个交通部把交通弄得又昂贵又拥挤的时候,这些专掌住屋、交通、教育的部长竟然有多余出的时间去为它国作嫁衣裳!试想,天津生态城搞得如何成功,里头的住房,住的是中国人;里头的交通,使用的是中国人、里头的教育,受益的是中国人;财政规划得如何好,得利的是中国人;外交做的如何利便,方便的是中国人;贸工筹划得如何强劲,口袋子进钱的是中国人。 或许,饮水思源,看在老祖宗份上,我们把人才借给天津城也还可以。不过,部长既然喜欢去天津生态城发展,人各有志,就不必勉强。那么,至少都得把部长的工作辞了吧,免得自己国家内这么重要的工作没人处理。况且,去中国天津城办事、做事,还要新加坡纳税人还薪水,这也太没有天理了吧? 抗议!抗议!中新都是国家,礼尚往来,中国也必须派3个、5个部长来帮我们处理新加坡花园城的事务才算公平。何况,中国已经实行了好多年最低工资制度经济发展还是那般亮丽!那么正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把咱们内阁束手无策的最低工资制度弄上去利国利民才对! 抗议!!! . 来源:白马非马(2011-01-24) http://yennyhanaike.wordpress.com Read More →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作者:李显涛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又多了一个注解。 “伟人”的胡言乱语总是有人出来圆谎和擦屁股。 对于回教徒的“hard truth”评语,要不是出自显赫的LKY口中,而是19岁工院生在网上留言的话,大概就要控之以“煽动罪”了。哪里还有主理回教事务的马来部长不顾颜面地替他擦屁股呢? 一个人身后,什么事都由不得他,诠释权在生者手中,这点我想他也该知道,讲这么多屁话干嘛呢?学台湾人话哉:政治人物的话可以信,狗屎都可以吃啦。 当年自治邦选举,行动党获筹组第一届内阁,宣誓礼甚至不拍照留念,以示草根性有别于英殖民者,神马都是浮云。结果多年以后,还不是花大钱找来画家,重现当年的“庄严”情景。 新国的钞票开始不要效仿英殖民用统治者的人头像,尽是花鸟、民生,后来就悄悄用尤索夫总统开了先例。 建筑物、街道也不用统治阶层的名字,但是薛尔思桥也开了先例,结果李光耀、拉惹勒南、吴庆瑞都成了研究院或者教育部大厦的名字了。 他说李显龙要是没有他,可能会更成功。就当作是糟老头在发嗡风吧。 还是mrbrown的...

李光耀无国论的意图是啥? (What is LKY’s motive of saying SG is not a country?)
作者:新加坡文献馆 李光耀统治新加坡长达52年之后,却在日薄西山之际,抛出无国论:新加坡人仅仅是一个虚拟概念,新加坡也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政体。 2011年1月22日媒体报道的李光耀谈话指出:新加坡不是一个国家,因为人民在种族与宗教上不能团结一致,也不愿意为彼此牺牲。另外,新加坡人民缺乏凝聚力,没有包容性,不能和谐共处,也没有认同感与归属感。 李光耀的这一种说法是把社会问题的矛头指向新加坡人民,然而,显然的,作为制度受害者的人民,他们只是代罪羔羊,没有必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 相反的,新加坡之所以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因素,是来自李光耀政治思维塑造的种种政策所共同累计的不良后果。简言之,这是所谓新加坡模式的必然社会代价。 李光耀对新加坡了如指掌,在1980年代已经洞悉新加坡社会是朝向一个在文化上分裂而非融合的方向发展。李光耀称之为加立索社会,并对此表示感到忧虑。 当年的宗教与儒学课程就是试图扭转乾坤,为新生代注入文化基石。但是,由于学生选择宗教而非儒学,导致基督教的兴起,从而挑战了执政党对新生代的影响力,于是乎,很快的,这一个课程无疾而终。 李光耀的不对称双语政策亦进一步削弱新生代的母语文化根基。另外,方言文化没落带来的老幼代沟,也终止了家庭教育中的薪尽火传。新加坡式英语的普及化就是新加坡无根社会普及化的具体展现。无根的社会就像是一池的浮萍,随风而散。 除了文教政策之外,政府也尝试通过社会工程去塑造李光耀政治思维下的理想社会。为此,1988年末政府提议以新加坡国家意识来建立国民归属感。1991年初新加坡国家意识更名,并落实为新加坡共同价值。 这套价值观为,1,...
|
|
|
|
- Papa PARDON Son Democracy SRFR on 2025大选—明确授权,变化中的政治格局
- Hailongjuan on Strong hailstorm strikes China’s Xi’an causing airport roof leaks, hundreds of cars destroyed
- ganeshsk on GE2025: Stunning victory for PAP
- Hokkein gang in pap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 Pap are cheaters on A a jaw-dropping el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