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cmp.php");
Archive for the ‘Chinese’ Category
新聞自由天天等日日問

新聞自由天天等日日問

作者:林放 2010.05.02 世界新闻自由日(按:五月三日)其实不是胜利的庆典。这一天是要重复提醒从业员坚守己责,继续捍卫和维护新闻自由的完整性。正由于新闻自由仍然披荆带棘,朝这个目标的前路仍崎岖险阻,新闻从业员更需提振无畏无惧的精神去实践这份理想。 这一天也让民众苏醒记忆,每年有数以千计的记者在战场前线牺牲性命;在受到打压制的国度,一些新闻从业员指陈暴政的狞狰面目,或是深入腹地勇敢揭发社会时弊, 有得惨遭杀害,有的身系牢狱之灾。广义而言,那些为民主、自由和人权奋斗的志士,也应归纳在新闻自由战域的范畴,让他们分享这份荣誉。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享有的见解自由和言论自由权,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宣言虽然举世认同,但个别国家的统治阶层都阴奉阳违,各行其是制定法令和动用高压行政权箝制、干预新闻自由。 通过“灭绝”不利执政者的言论、剥夺人民的知情权来粉饰太平。 实质上,捍卫和传扬新闻自由,利益也延伸到民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进而保障更广泛层面的人权养份得以舒展广泽。 执政者多数仍残存一种迂腐的观念,以为控制平面或电子媒体的新闻,足以影响群众的取向以达到巩固政权和长治久安的目的。随着信息日益多样化,人民可通过更多管道搜寻信息,对已被标签为“政府喉舌”或受到制肘的报章的新闻“自由”营养深感贫乏,转而对近年来旺火朝天的网络媒体推心置腹。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于2006年世界新闻日早就预言:“部落客等参与式媒体正成为主流媒体报导的补充。”这说明了,当今的新闻范围已不再局限由主流报章发挥影响力;取而替之的是,人们宁可相信不受政府时刻监督管控的网媒,可以享有不受约束的“新闻自由”所提供的正确信息。虽然网媒的报导和评述未必精准到位或是可能造假,但是,却能取代他们存有怀疑在先的政府管制的报章。这种掌握新闻信息改了跑道,是执政者始料莫及的。 全球的急速步伐促进了一个自由、多元、独立和专业媒体的形成,新闻自由权的重要意义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可以预料,随着新生代心倾网络的信息,报章必须实行更宽广的新闻自由,才能立足于商业现实。任何政府若仍迷信控制传统新闻媒体就等同对政权手到擒来,这个时代已走入历史。 安南指出,新闻从业者应当负责任地行使新闻自由的权利。媒体不应成为煽动或侮辱的工具,不应成为散布仇恨的工具。负责任的审慎报导与新闻自由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可以预料,政府对媒体新闻自由的制约,将是作茧自缚,面对网媒的进击,管制也逐渐力不从心,政府若高瞻远瞩,则必须见容平面媒体发挥更广阔的新闻自由空间,让肩负责任的媒体绽放社会的荣光。 来源:《星洲日报》  Read More →

华文在狮城的最后防线?

华文在狮城的最后防线?

作者: 林明华2010.04.25 谁会想到,当华文隨中国的崛起而走出低迷,再次拥抱世界的当儿,在曾经是东南亚唯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国家的新加坡,华文却是节节败退,甚至连“最后一道防线”也可能不守。 新加坡教育部长黄永宏最近表示,政府可能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这令长堤彼岸热爱华文的朋友们侷促不安之外,也愤懣不已。 自从南洋大学被关闭,华文小学也走入了歷史之后,华文在新加坡的地位,便一日不如一日。今天,在这个华人人口佔百分之80的岛国,竟有华人对华文恨之入骨,甚至因此而移民海外。 有人把新加坡的华人分成两种,一叫“华文人”,另一叫“英文人”。 当然,“英文人”的声势正在增涨,因为超过百分之60的小一学生的家庭用语,今天已经被英语所取代。 但在过去一段颇长的日子里,华文作为第二语文,还是有其一定的地位的,比如,在申请大学时,华文作为母语,是被当作作主科之一计分的。直到数年前,新加坡教育部才在一些“英文人”的压力之下,作出多项让步,包括母语成绩在申请大学时不再计分、小学生只需认字不必写字、小一小二母语不计分、实施英语教华文措施等。至於考虑减少母语在小六会考的比重(母语仍是新加坡小六会考四个主科之一,另外三科是英文、数学和科学),则被视为华文可能在岛国进一步“沦陷”的开... 

新加坡取经美国华文教学

新加坡取经美国华文教学

作者/来源:于茂芬《中新网》01/05/2010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加坡教育部提学司长何品近日率团抵美国华府“取经”,参访位于洛城的黎明中文学校,并与该校教务长陈津涓等人交流。何品表示,新加坡华人学生在家讲华语者逐渐减少,这次访美希望能观摩美国华裔第二代学习华文的情况,作为新加坡未来教改的参考。 新加坡教育部此行12人,除主管所有教育、教程事务的司长何品,还有教程计划暨发展、测试、国际合作、亚洲语言暨文化、华语文中心、马来文等相关单位的最高主管。 在访问黎明中校行程中,双方作简单介绍后,访问团一行即分成两团,在校长周孝中、陈津涓与副校长周今白等人的带领下,分别展开对高年级班及低年级班的参访。访客们一边观摩,一边记笔记及拍照录影,全神贯注。 何品表示,新加坡是个多元语言的国家,其中75%是华人,马来人占12%,印度人8%,除使用主要官方及教学语文英文之外,学生尚需使用自己的母语。不过,如今华人学生家里仅用英语沟通者从五年前的50%增至60%;马来语家庭则自25%增至35%。眼见这股愈来愈走向单一英语的趋势,该国教育当局遂着眼未来,到环境类似的美国探究其海外华文教学的现况。 陈津涓作简报介绍黎明中文学校的教程,除强调“实用中文”之外,她称该校为打好学生们的发音基础,从注音符号教起,待学生们的注音基础扎实后,再教查字典,以及汉语拼音。高年班则侧重文化认同,鼓励他们从文化课,以及实际探访寻根等行动中,体验中华文化。 她并强调,父母在家以华语和孩子沟通,以及学校推出课外民俗文化课作“诱饵”,才是让孩子维持学习中文及中华文化的关键。 何品一行在华府停留期间,另安排至华府第一所公立双语特许学校育英学校,以及设有中文班及IB课程的马州理查蒙哥利高中参访。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n  Read More →



Official Quick Links
Members LoginContact UsSupport 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Search On TR Emerit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nnouncement

UA-67043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