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cmp.php");
Archive for the ‘Chinese’ Category
新媒体改变新加坡政治生态

新媒体改变新加坡政治生态

物极必反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到了尽头,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6月6日新媒体通过黑页行动,来集体回应和抗议,政府实行的媒体管制新条例,就是一个鲜明的物极必反例子。 这一个最后一根稻草的现象,既说明了社会大众对不断侵蚀社会言论空间之政府政策,已经达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亦表示了人民对当下由集选区出道的领导者之言行,感到了极度的恶心反胃。 这一种来自个体自发的共同一致性政治行为,更明确表达了李光耀政权可以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经结束。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种清澈的社会反抗情绪早已经显露,并且得到了证实,所以才会发生如此匆忙之间的闪电般,一宣布就立即执行新政策的必要性。 无论不为外人所知的真实内情如何,新政策和其带来的社会回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新加坡原有的政治生态,也就是说,逆来顺受的驯服社会时代不复存在;人民已经展现了依理力争的新时代之精神面貌。 这种社会政治文化思维的改变并非偶然,也不全是政治竞争对手的成就,而是来自人民对统治者不满情绪的长期累积。 为此,要知道新媒体何以改变了政治生态,还得先了解已知的历史过程,因为社会改变的来龙去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人民行动党政府对新闻媒体与社会言论的不当与过度管制,有目共睹,完全没有争议,新加坡的新闻自由度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排名为第149位,和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是同属一类档次。这种不文明的丢脸排名,是政治思维的必然结果。 1971年5月,李光耀开始以莫须有罪名,清算原有的新加坡报业组织,之后,在1980年代中后期,更以限制外来新闻媒体出版物流通量的手段,来挫折外国媒体对新加坡的负面评论。 1974年新制定的新闻法令,允许部长在判定外国媒体涉及了新加坡国内的政治活动情况下,换言之,部长有权以外国媒体评论了新加坡政治的理由,去严格限制一家违规报刊杂志,在新加坡的流通量。 在这一种全面杜绝负面政治评论的大环境之下,李光耀有效的塑造了新加坡是成功模式的假象。这一种有利李光耀政权,不利社会言论自由的政治格局,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得益于对政治言论空间的垄断,李光耀轻易赢得了多次的大选。也就是说,剥夺社会言论自由,是李光耀能够成功持续执政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新政策,应该就是要奠定基础,以确保当下的执政者在下轮大选中继续保持胜算。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出现,以及,新媒体之不受规范的言论之日益普及,挑战与危害了人民行动党政府,对新闻时事报道与评论的原有专制权益。 通过新媒体。负面新闻与评论的出现,提高了人民对社会困境的认知层面,在虚实新闻舆论的对比之下,事情的是非真假,无所遁形;政治觉醒强化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矛盾,随之,不满政府政策的民间情绪日益高涨。 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言论不仅挑战,更是有力的打击了政府官员和官方媒体的公信力;社会大众开始质疑,并且拒绝官方和主流媒体,对政策与时事的种种解说。 当权者公信力的衰败,除了加深政府动员人民支持政策的困难度,亦质疑了当权者掌握政权的正当性,尤其是通过集选区取得国会议席的公正与合理性;一种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政治尴尬。 当然,低素质之官僚与媒体的政治言论,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火上浇油的,加剧了人们对政府政策的严重反感。事实上,官员的低素质言行,正好反映了集选区制度之捆绑劣质货色的潜在弊病。 举个不当言论的例子;8元心脏大手术的告白,并不足于说服人民,公家医疗费的可承担性,却反映出不同阶级的不同社会待遇,凸显了制度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这种官话背离一般常态的实情,进一步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由此可见,人民选择了相信新媒体,而不是官方解说与官媒评论,那是犯了狼来了错误之必然性结果。 现实是,2011年大选前夕,一项调查发现,21至34岁的读者群,36.3%的人利用互联网作为获取国内政治新闻的主要渠道,而利用报纸作为主要新闻源的人的比例为35.3%。 这一个政府失去资讯垄断力度,会对人民行动党不利的现实,最终,在当年的大选结果中获得证实。也就是说,新媒体破坏了执政党对社会信息的垄断,并且,给予反对党一个有效的政治信息交流平台,改变了政党政治竞争上的原有资讯不平等状态。 在日新月异科技的庇护下,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不可逆转,因此,政府对新媒体的强化制约,不会改变兴盛败亡,政权交替的自然与必然性;后PAP时代,必定会来临,也许,时间就在转角处。 . 新加坡文献馆 来源:http://www.sginsight.com/xjp/  Read More →

新闻网站新规定为行动党未来垄断新媒体铺路

新闻网站新规定为行动党未来垄断新媒体铺路

不论是新规定还是老规矩,行动党一直为了无法管制新媒体而烦恼。当然,不只是烦恼而已,忧心,担心,害怕,不知所措,行动党的头头已经开始患了精神紧张病。因此,网站媒体新规定的出炉,说白了就是为将来的管制新媒体铺路,为了创造媒体垄断而动的歪念头。 但是,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恼怒网民呢? 行动党已经发现,同时越来越害怕,在社交媒体,在网上,相对的自由竞争下,行动党占不了优势,反而处于下风。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必要预先设计好一套机制,一套警惕的机制,随时的可以派上用场,把自由竞争化为垄断竞争。 政府说新规定的出炉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获得资讯,据说已经有三分一的人从新媒体获得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新闻和分析。因此,政府也要网上网下同等的对待,一起管制。想一想,主流媒体在管制下,已经失去竞争,变得对行动党有利。如果,新媒体不受管制,自由发展下去,将来新媒体的读者多过旧媒体,一定对行动党的选情造成不利。 因此,新旧媒体同等对待,表面是公平的举动,实际上,就是为将来的不公平竞争铺路。先想一想新条例的规定:网上“密集报道”新加坡新闻和分析连续2个月,每周平均发表一则关于新加坡的报道,且2个月内吸引5万次不同IP用户点阅的网站,需要向政府申请执照,并缴纳5万元保证金。 在选举的前几个月,网民上网的次数增加,又想看到不同的报道,因此,很多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肯定符合这个标准。在这种情形下,行动党政府只好来一个封杀一个。 那个网站先达标,那个网站就面临封杀的困境。 听话就自由,竞争游戏行动党来定 这就违背自由竞争的游戏规则。大公司达标就要申请执照交5万元按柜金,小公司小网站也一样。不论谁先达标,都是如此公平对待。如此这般,真的是公平吗? 我们先考虑一个小学一年级问题。虽然,多数的小一学生都有上过幼儿班,然后才过渡到小一。但是,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问题,没有获得这方面的学前教育。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协助这些学生,都会给予他们帮助。甚至有人建议强制性的把学前教育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更加公平的对待每个小孩。当他们达标进入小一时,大家的起跑点就比较接近。 现在看看新规定,谁先达标,谁就要具备小一的条件。不管有钱没有钱,请交上5万元按柜金,同时要和其他小一学生一样,不管人力物力的限制,就是要符合新条例新规定。 多年前,一些名校为了配合新媒体新科技教学活动,就要求学生人手一个ipad或类似产品,结果有些家长反对。因为,这就好像现在的新闻媒体新规定一样,起跑点已经变了。这不只是电脑产品的有无问题,还牵涉到家里的有没有上网和宽频的问题。 政府,学校和福利团体一直要帮忙低收入家庭,协助他们获得电脑和上网,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很快的跟上。 想一想,新闻媒体的新规定,这不是开倒车吗?你已经跟上了,已经建立了5万点击平台,政府却希望把你拉下马。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和行动党一样的集体思维。 这样的新条例新规定,比小一的标准还不如。网站已经很不容易的达到阅读人数和新闻分析的质量,现在,政府还来个“认可”,要求和大公司一样的条件和要求。这和没有上过学前教育的小一生一样,老师不但没有同情心,还要要求学生已经懂得ABC,加减乘除,汉语拼音等等。第一天开课,就教授正课,不让部分学生(新媒体)拉慢其他(主流媒体)学生的学习(集体思维)进度。 难怪,我们的企业精神,创业精神无法展现出来。因为,还没有到小一,已经被封杀了。上了小一,不但得不到老师的帮忙,还要快快跟上,快快集体思维。 在政治上,行动党更是想做到这点。现在是5万个点击就是指标,以后还可以调整。大选期间,不需国会辩论,只要修改条例或推出新条例,就可以把原本就不公平的竞争,变得更加不公平。这就是行动党的本色。 因此,这就是行动党所谓的公平自由竞争。我们回想一下,选区的范围变更,集选区的出现,4人,5人,6人一组的竞选团队,任由行动党自由制定出来的。不管在野党达不达到这些标准,不管在野党有没有预先在一些选区备战,总之,行动党就硬硬的定下这些游戏规矩。 不公平的媒体不公平的竞选机制 由于新闻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开始朝向比较公平的竞争,和以前主流媒体垄断的不公平竞争渐行渐远,行动党开始害怕,不单不能适应新环境,反而力求回到过去垄断新闻,垄断媒体的时代。媒体法令下的旧条例,新条例,以及以后出现的新条例,都是要为不公平竞争铺路。 竞选的一大胜算就是控制媒体,影响媒体,要求媒体配合演出,如果自己没有演出机会,也要想方法不让反对党有出风头的机会。既然如此,就要把自由竞争,变成垄断竞争,媒体的条例,不论新与旧,在行动党的手中,可以避开国会和网民,随时推出垄断竞争的条例。 政府虽然再度说明,目前,这个新条例对个人网站不适用。因此,个人的网上自由还在。但是,你相信吗? 在垄断竞争的前提下,行动党政府什么事情做不出,在确保大选胜出的背景下,违背新闻自由,违背自由竞争,又算什么? . 否极泰来 http://pijitailai.blogspot.com/  Read More →

民主党会面居民,走访选区

民主党会面居民,走访选区

在星期天早上,新加坡民主党党员到本岛的南部进行选区访问,与我党想服务的居民会面。 身穿红制服的男女党员到西海岸和丹戎巴葛集选区的熟食中心与那些吃早餐和上巴刹的居民们打招呼。 我党把党员们分成两组,并委派各组到不同的熟食中心。这一次的行动在没有影响与居民交流的时间下,让党员能成功地拜访了七座熟食中心。 左手捧着扇子,右手握着最新一期民主报的党员们,与居民讲解了我党的替代政策与我们能为他们在国会里仗义直言的权力。 这一期的民主报探讨了我国无法承受六百九十万人口的风险,并介绍我党的人口替代政策。 本报的头条新闻:"我国不能承担七百万人口",介绍了我党如何控制大量外劳的涌入,并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六项建议: 1.推行新加坡人民优先政策 2.保留新加坡人才 3.提高生育率 4.采用真实发展指标... 



Official Quick Links
Members LoginContact UsSupport 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Search On TR Emeritus
Sponsore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nnouncement

UA-67043412-1